龙岩市耕地保有量创佳绩 同比超11万多亩
龙岩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6月24日,记者在武平县岩前镇东峰村再角组土地整理项目现场看到,3位农户正在刚整理完成的大坵田里忙着采摘小米椒。“现在这田好种、产量高,一亩小米椒一季下来纯利上万元。”村民曾秉文掐指算着经济账。
东峰村土地整理项目区总规模2691.3亩,平整土地1308亩,新增耕地108.62亩。该项目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当年年底已经完成土地平整工作,2014年10月全部竣工。东峰村属于典型的低丘缓坡地形,大部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地块零碎,形状杂乱,交通和水利设施更是不方便。村民王连英说:“过去,一百多斤的担子从田间到公路边,要挑五六公里。晴天浇地,上游的水流到田边要一个半小时;雨天下田,从家里到田头跌跌撞撞满身都是泥。现在好了,油门一踩,农用车直接开到田边;阀门一开,水渠的水直接流进大田。”
东峰村土地整理取得的成绩只是近年来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严控各类新增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加大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有效遏制耕地锐减的一个缩影。据市国土资源局调查统计,1996年末我市耕地面积245.49万亩,2015年末有耕地面积249.69万亩,与省下达我市2020年末耕地保有量238.24万亩相比,超出11.45万亩。现有基本农田面积213.27万亩,超出省下达我市210.5万亩的基本农田指标2.77万亩。同时我市各级政府把耕地开发与保护列入国土资源管理目标主要内容,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大力实施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和旧村复垦项目,着重抓好集中连片、大规模、机械化的耕地开发整理项目,使一大批省、市级重点耕地开发整理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共验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1502个,开发整理规模达35.81万亩,新增耕地8.68万亩,总投资达8.79亿元,全市连续1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旧村复垦,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使一片片“望天田”及破旧的宅基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据测算,我市通过土地整理后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成本约20%,农民每年每亩可增收100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实施旧村复垦项目381个,总规模1.63万亩,新增耕地1.55万亩,已出售旧村复垦新增耕地增减挂钩指标10040亩,实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33.2亿元,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奔小康建设筹措了大笔资金。我市还在实施土地整理复垦项目中建立国土资源、农业、水利、财政、烟草、农综等部门参与的机制,共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近年来累计投资1.42亿元,实施高标准烟田土地整理项目19个,整理规模达3.03万亩。(记者 陈志强 通讯员 吕洪荣)
龙岩翻译公司推荐阅读